新闻动态
管理技术
管理策略
前沿理论
绩效考核中如何念好强制分布的紧箍咒-HR天地|HR电子报|HR内刊

绩效考核中如何念好强制分布的紧箍咒

发布时间:2010/4/6 13:47:16 被阅览数:1845 次 作者:HR天地/杨颖斓 来源: 《管理@人》
文字 〖

  每到年底考核时,人力资源部的王经理就特别发愁。平日里大家都把考核当作人力资源部门给的“烫手山芋”,尤其是到了年底,考核结果必然要跟年终奖、晋升等等挂钩,整个公司被一种阴云悄然笼罩。

  公司为了加强管理,在年初开始实行强制分布。这使得各部门怨声载道,有的甚至把矛头直指人力资源部,说这是在破坏团结。市场部的张经理更是直接找到人力资源部,与王经理大闹了一通。

  原来市场部只有3名员工,并且都是张经理从全公司挑选出来的“精英”,现在竟然要把3名下属的综合绩效强制分布出优、良、差三等,张经理怎能不急?但迫于公司总经理的压力,绩效考核必须推行,由此,企划部原来兄弟般的工作氛围也荡然无存,一个月之内张经理的3名下属则跳槽走了2人。

  与此同时,大多数部门对强制分布并不配合。考核做了几次,优秀比例没有低于30%的,良好都是50%以上,剩下的都是合格,不合格只有在人员离职时才会偶尔出现。更令人力资源部郁闷的是,给部门强调结果要遵循强制分布,部门的答复是:“我是按照你们给的打分标准定的结果呀,要调等级那你们自己来调吧。”

  强制分布即先确定好各等级在被考核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,然后按照每个员工绩效的优劣程度,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,再根据员工所在的不同等级进行赏罚。

  强制分布一方面能够传递压力,创造竞争机制;鉴别员工,便于人才的激励、使用、培养、储备与淘汰;避免绩效考核中的常见误差;控制薪酬成本;为“不能胜任工作”的员工的界定提供依据。但同时,它也可能会破坏部门气氛,造成恶性竞争;破坏部门间的公平性;带来员工的抵触情绪等。它就像是观音菩萨给孙悟空戴上的“紧箍咒”,用得好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能力,激发员工工作干劲;反之则会放大不公平感,激化上下级矛盾。

  国内外企业实践

  在国外的企业中,实行强制分布最成功的应该是美国的GE公司。GE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·韦尔奇提出的“活力曲线”,是一种典型的强制分布模型。“活力曲线”是按照业绩以及潜力,将员工分成SABCD五类,五类的比例分别为:S类10%、A类15%、B类50%、C类15%、D类10%。领导者需要不断鼓励、激励S类和A类员工,给他们升迁的机会、丰厚的报酬和大量的公司股票期权。其中,所有S类员工都能够获得股票期权,90%的A类员工能够获得股票期权。同时还要给B类、C类员工打气加油,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。不仅如此,领导者还需要下定决心,永远以人道的方式,换掉那最后的10%的员工,并且每年都要这样做。

  活力曲线是一套以加薪、授权或晋升等诱因为后盾的人事评鉴制度,但淘汰D类10%的员工,则往往被视为残忍、冷酷的行为。但韦尔奇认为,让一个人呆在一个他不能成长和进步的环境里,才是真正的野蛮行径或者“假慈悲”。

  在国内,成功实行强制分布的案例也比比皆是,其中比较独特的是海尔的“三工并存,动态转换”模式。“今天工作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”,这是海尔的流行语。海尔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紧迫感,并且能够化压力为动力,积极投入工作,跟海尔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模式分不开。

  所谓“三工并存、动态转换”,是指海尔把全体员工分为优秀工、合格工、试用工三种,分别享受不同的待遇,包括工龄补贴、工种补贴等,并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贡献大小进行动态转换,在整个公司公布。在海尔集团内部,“三工”的比例保持在4:5:1,整个转换过程遵循公开招聘、公平竞争、择优聘用的原则。对业绩突出者进行上转,试用工转为合格工,合格工转为优秀工;对业绩不达标者进行下转,甚至被撤下岗位,在内部待岗。内部待岗的员工均为试用工,必须在单位内部劳务市场培训三个月方可重新上岗。需要转换的员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后,在整个公司公布。

  通过“三工转换”,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及时得到肯定,解决了员工在短时期内得不到升迁、积极性受到影响的问题,充分体现了海尔“赛马不相马,人人是人才”的用人理念。

  强制分布分析框架

  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否采用“强制分布”一直是业界不断争议的话题。强制分布在国内外均有成功的案例,它能够帮助企业创造竞争机制,合理激励员工。但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显示,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一半(54.90%)的企业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采用强制分布。在采用了强制分布的45.10%的被调查企业中,33%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,只有10-12%采用了强制分布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效果不错。

  可以看出,强制分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,有时候甚至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。因此,企业到底要不要实施强制分布,应该怎样实施强制分布,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。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来理解这两个问题。

  每到年底考核时,人力资源部的王经理就特别发愁。平日里大家都把考核当作人力资源部门给的“烫手山芋”,尤其是到了年底,考核结果必然要跟年终奖、晋升等等挂钩,整个公司被一种阴云悄然笼罩。

  公司为了加强管理,在年初开始实行强制分布。这使得各部门怨声载道,有的甚至把矛头直指人力资源部,说这是在破坏团结。市场部的张经理更是直接找到人力资源部,与王经理大闹了一通。

  原来市场部只有3名员工,并且都是张经理从全公司挑选出来的“精英”,现在竟然要把3名下属的综合绩效强制分布出优、良、差三等,张经理怎能不急?但迫于公司总经理的压力,绩效考核必须推行,由此,企划部原来兄弟般的工作氛围也荡然无存,一个月之内张经理的3名下属则跳槽走了2人。

  与此同时,大多数部门对强制分布并不配合。考核做了几次,优秀比例没有低于30%的,良好都是50%以上,剩下的都是合格,不合格只有在人员离职时才会偶尔出现。更令人力资源部郁闷的是,给部门强调结果要遵循强制分布,部门的答复是:“我是按照你们给的打分标准定的结果呀,要调等级那你们自己来调吧。”

  强制分布即先确定好各等级在被考核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,然后按照每个员工绩效的优劣程度,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,再根据员工所在的不同等级进行赏罚。

  强制分布一方面能够传递压力,创造竞争机制;鉴别员工,便于人才的激励、使用、培养、储备与淘汰;避免绩效考核中的常见误差;控制薪酬成本;为“不能胜任工作”的员工的界定提供依据。但同时,它也可能会破坏部门气氛,造成恶性竞争;破坏部门间的公平性;带来员工的抵触情绪等。它就像是观音菩萨给孙悟空戴上的“紧箍咒”,用得好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能力,激发员工工作干劲;反之则会放大不公平感,激化上下级矛盾。

  国内外企业实践

  在国外的企业中,实行强制分布最成功的应该是美国的GE公司。GE前任首席执行官杰克·韦尔奇提出的“活力曲线”,是一种典型的强制分布模型。“活力曲线”是按照业绩以及潜力,将员工分成SABCD五类,五类的比例分别为:S类10%、A类15%、B类50%、C类15%、D类10%。领导者需要不断鼓励、激励S类和A类员工,给他们升迁的机会、丰厚的报酬和大量的公司股票期权。其中,所有S类员工都能够获得股票期权,90%的A类员工能够获得股票期权。同时还要给B类、C类员工打气加油,让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。不仅如此,领导者还需要下定决心,永远以人道的方式,换掉那最后的10%的员工,并且每年都要这样做。

  活力曲线是一套以加薪、授权或晋升等诱因为后盾的人事评鉴制度,但淘汰D类10%的员工,则往往被视为残忍、冷酷的行为。但韦尔奇认为,让一个人呆在一个他不能成长和进步的环境里,才是真正的野蛮行径或者“假慈悲”。

  在国内,成功实行强制分布的案例也比比皆是,其中比较独特的是海尔的“三工并存,动态转换”模式。“今天工作不努力,明天努力找工作”,这是海尔的流行语。海尔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紧迫感,并且能够化压力为动力,积极投入工作,跟海尔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模式分不开。

  所谓“三工并存、动态转换”,是指海尔把全体员工分为优秀工、合格工、试用工三种,分别享受不同的待遇,包括工龄补贴、工种补贴等,并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贡献大小进行动态转换,在整个公司公布。在海尔集团内部,“三工”的比例保持在4:5:1,整个转换过程遵循公开招聘、公平竞争、择优聘用的原则。对业绩突出者进行上转,试用工转为合格工,合格工转为优秀工;对业绩不达标者进行下转,甚至被撤下岗位,在内部待岗。内部待岗的员工均为试用工,必须在单位内部劳务市场培训三个月方可重新上岗。需要转换的员工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后,在整个公司公布。

  通过“三工转换”,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及时得到肯定,解决了员工在短时期内得不到升迁、积极性受到影响的问题,充分体现了海尔“赛马不相马,人人是人才”的用人理念。

  强制分布分析框架

  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否采用“强制分布”一直是业界不断争议的话题。强制分布在国内外均有成功的案例,它能够帮助企业创造竞争机制,合理激励员工。但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显示,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超过一半(54.90%)的企业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采用强制分布。在采用了强制分布的45.10%的被调查企业中,33%认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,只有10-12%采用了强制分布的被调查企业反映效果不错。

  可以看出,强制分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,有时候甚至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。因此,企业到底要不要实施强制分布,应该怎样实施强制分布,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。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来理解这两个问题。


打印本页 〗 〖 关闭窗口

     科艺嘉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  管理登录
 
地址: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南七道R2-B栋4楼 mailto:market@szkyj.com

电话: 0755-86110781/782/783/784/785/786,26510870